查看原文
其他

可爱的英东人之师长篇:语文,我的最爱!(1)

一纯 一纯国学 2020-10-28

       一纯一直以来都觉得,学科与科任老师之间是“相辅相成”的关系。

       如果说学科是猪五花肋肉,科任老师就是那酱油和糖,酱油和糖成全了质地鲜美的五花,助其……交织!旋转!凝聚!奔突!辐射!翻飞!升华!

——啊!好一块色泽红亮、味醇子浓的东坡肉啊!

       (改编自语文课文《安塞腰鼓》)

 

       我一向喜欢“语文”这个学科,而在我把对语文学科的喜欢转变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的道路上,英东的两位语文老师功不可没!是他们使我越来越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!

 

       长者为尊,一纯首先请出英东中学的古董级教师:周敬才老师!



       他是古董级教师,但思想却不古董,他常常和学生开玩笑,是很和蔼可亲、与之交谈甚欢的一个老先生,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“才叔”。


       甚至,在传统意义上被列为禁书的《金瓶梅》他也会跟学生说:“还值得一看。”

       我想这一段写出来,是会引来争议的,但是,我还是要写出来!




       不可否认,《金瓶梅》内容香艳,但是才叔跟我谈到的第一点是“古文的言简意赅”。

       您可能会说,古籍那么多,读什么不好,为什么要读《金瓶梅》?

       那我得说清楚,首先,才叔并没有大力推崇《金瓶梅》。我去请教他近期应该看什么书时,他罗列了一大堆古籍,如《资治通鉴》,还有一些比较有趣味性的明清小说,如“三言两拍”,压根就没提《金瓶梅》。

       其次,我要说,读《金瓶梅》也有某些好处。就说英东中学,现在只有初中部,才叔面对的是一群青春期少男少女;而青春期是每个人都必经的正常生理阶段,这个阶段内的孩子逐渐有了性意识,而现代有关“性”的周边产物要比古代多,在这种情况下,看《金瓶梅》总要好过观摩某种影视资料吧?某种漫天粉红泡泡的时刻,看《金瓶梅》对比一下现代白话文,品味一下文言文的遣词造句,说不定考试的时候能来个举一反三,答对了某题“词性活用”也是个益处。


       或许某些看官看到这里,会认为这是悖论,说一纯的神经扭得跟蛇精一样。

       哎呀,您要说我蛇精病就直说,咱2001年出生的蛇宝宝,不介意!

       注意了,拔高的来了!请自动脑补一纯秒变两米长的腿!



 

       才叔表达的第二点,我总结为“内在层面”。《金瓶梅》能带给读者的,也有它本身的精彩。

       有人可能又会质疑:一本小黄书有什么内在精神可言?好!那我们不谈什么内在, 先岔开来谈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——潘金莲。

       采访街上的人,潘金莲是个怎样的人?

       十个有十个回答:水性杨花。

       请问,支持这个观点的证据是什么?

       《水浒传》。

       那您愿不愿意看看另一种说法?

       潘金莲身世可怜,被卖入大户人家做奴隶,因貌美被主人奸污,主人妻子把她强嫁与武大郎。

       这说法来自哪儿?

       《金瓶梅》。

 

       《金瓶梅》的作者兰陵笑笑生与《水浒传》的作者施耐庵,其实谁也没接触过潘金莲,但通过前面对比两人笔下的潘金莲,您就明白这两人有着不同的经历,自然也就存在不同的内涵。毕竟嘛,不同的作者肯定呈现不同的思想。

       施耐庵笔下所谓的好汉个个草芥人命,特别是宋江最喜欢的李逵不分青红皂白,杀人如麻。

       而《水浒传》里面塑造的女性角色则透露出施耐庵的变态心理。就数量而言里面的女性本来就少,而正面的女性角色都是些粗鲁、杀人不眨眼的,请问这样的能算真正意义的女性吗?按《红楼梦》贾宝玉说法就是“死鱼眼睛”。反面的女性角色都是长得漂亮比较有女性气息的,但都一个样的水性杨花、心狠手辣,这摆明了是为推动剧情而硬写出来的,比如:阎婆惜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宋江落草;潘金莲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武松落草;潘巧云最大的作用就是让杨雄落草。

       像这么一部作品,居然被列入四大名著?说白了就因为一点:符合当时人的口味。那是明末清初!男权社会!

       而无论潘金莲后面的剧情如何(在此不便详述),至少兰陵笑笑生给了可恨的潘金莲一个被可怜的机会,那是一种微不可察的对弱势群体的悲悯。

 

       我从这两本书的比对中领悟到了:

       看问题要客观、全面,不轻易下定义。比如在定义潘金莲时,不完全相信《水浒传》一面之词,也可翻翻《金瓶梅》。

 

       才叔在透过《金瓶梅》告诉我这个道理时,他对《金瓶梅》的“内在层面”解释着重于——写作情感与技法。

       正所谓“三句不离本行”,而才叔又是老同志,他看《金瓶梅》揭露当时社会的灰暗,会比较激情澎湃。他也在谈话中提到,可以揣摩一下作者的写作手法,学习怎么样把想展现给读者的东西细心描绘好。

       这是搞文学的人的共性,无论作品是什么样的题材,总会想说去了解作者的写作技法,去感受作者的文风,有好东西就把它吸收过来。

 

       其实我举“才叔认为《金瓶梅》还值得一看”这个例子,本意是为了让您感受到他的鲜明活泼不死板,因为我觉得这对我是一种思想冲击,毕竟教师这种职业限定了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才叔一样。

       但……我现在感到十分不安,我好像亲手挖了一个叫做“妖娆香艳”的大坑,拦腰截住才叔,“嘭——”把他扔了下去!




       都怪我的发散性思维,这一part写得太长了,以至于搞得才叔跟“妖娆香艳”沾了边。真是对不起才叔啊,呜呜呜……

       才叔作为老干部,还是很有那种feel的!即便我们没缘分听他的课,但我们班每个人依旧掌握才叔上课的情况,那叫一个“声如洪钟”,讲到激动的部分时,跟张飞吃了金嗓子一个效果!

       您问为啥?难不成有大内密探?!!

       才不是!当我还是初二的时候,才叔教初三年级,那语文课隔着两面墙都听得清清楚楚。某一次还听见才叔讲着讲着课,激动地蹦了一句——“狗日的日本鬼砸!”

       而最有意思的是,才叔嗓门大,蕾蕾的嗓门也大,初二数学和初三语文是同一节课就好玩了!跟大歌剧院里二重唱似的,还自带东北大乱炖与麻辣小龙虾的风味!

       平时下课,我很喜欢跑去请教才叔和黄老师问题,才叔就是本活字典,他会耐心地回答,还常常指导我。

       真的很感谢才叔!只是可惜才叔没教过我,真想听一堂才叔的课!



 

       好了,深吸一口气,告罪时间到!

       本来英东这么多老师,我打算分类来写,这一期呢,应该是两位语文老师的,才叔和黄老师。

       长者为尊,先写才叔,结果已经不够时间了,待会就得回去彩排了,真对不起我亲爱的黄老师,我不是故意吊着您的,呜呜呜……


下一期,黄杏丽老师的专场!

敬请期待!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